佬編中學時有位師兄,名字不記得了,只記得他從來唔帶書包返學。大部分課本,就這樣堆在他的座位上,放學直接去打機同踢波。
少量隨身物品,例如鎖匙銀包、通告回條、髪泥、港漫,他會用個啡色紙袋裝住,摺兩摺卷埋個開口,像橄欖球般夾在手臂間,爛咗就換另一個紙袋。在當年的佬編眼中,那個皺皮紙袋,型過晒當年時興的Laosmiddle、BGW、Mastermind。
這種永不妥協,絕不settle於一個正經袋的浪子形象,或多或少就影響了日後審美觀。如果真的有從師兄身上學懂了甚麼的話,那大槪就是明白了,原來瀟洒有型是種減法。
心水清的讀者可能即刻會問:「咁唔係唔戴袋先最瀟洒咩?」係,原則上無錯,但前提是不要塞到兩邊褲袋像腫瘤一樣脹起。脹起的褲袋,就像整容失敗的間尺鼻一樣,會破壞整體俐落、和諧、自然的線條。
《無袋勝有袋,有袋勝褲袋》全文在patreon